廣西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(光伏節選)
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: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西能源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,2015年全區發電總裝機容量3455萬千瓦,比2010年提高35.4%;發電總量1318億千瓦時,比2010年提高27.7%,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。
電源結構逐步由傳統水火電結構向水、火、核、風、太陽能等多元結構轉變,2015年全區水電、火電、核電、風電、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分別達1640.2萬千瓦、1655.4萬千瓦、108.6萬千瓦、40.85萬千瓦、9.65萬千瓦,占比分別為47.5%、47.9%、3.1%、1.2%、0.3%。
涉及光伏行業內容節選如下:
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
風力發電,重點推進風力資源富集、消納條件好的地區風電開發,重點加快容縣、興安、富川、恭城等地區風電項目建設,探索北部灣地區海上風電開發。光伏發電,鼓勵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,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建設,適度建設集中式光伏電站,重點建設博白林場農業光伏并網發電、隆安光伏農業大棚等光伏電站項目。生物質發電,因地制宜發展垃圾發電和秸稈、林業剩余物直燃發電,開發生物燃氣、生物制油、大中型沼氣和秸稈成型燃料,重點建設一批生物質發電項目。探索地熱能、海洋能等開發利用。完善保障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的體制政策環境。在新能源發展條件較好地區,積極探索多種新能源聯合利用模式。“十三五”時期,風電、光伏發電、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分別新增300萬千瓦、90萬千瓦、35萬千瓦。
探索實施光伏扶貧工程
鼓勵在太陽能年利用小時數1100 以上的貧困縣中開展光伏扶貧,覆蓋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。重點鼓勵太陽能發展與種植業、養殖業結合,充分利用荒山、荒坡、魚塘、大棚、水電站大壩等農業水利設施,大力發展農光互補、漁光互補等分布式光伏發電。在農村危舊房改造、整村搬遷安置等工程中,積極推廣光伏屋面材料、光伏玻璃幕墻等新型節能環保建筑材料,大力發展光伏分布式發電,打造一批建筑光伏一體化示范項目。
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
大力推廣應用高效太陽能利用、大型風電機組等技術,推動可再生能源低成本、規模化開發利用。
加快能源裝備產業發展
以光伏發電裝備、風力發電裝備、生物質能源裝備、核電裝備、智能電網設備及系統、新能源汽車能源系統及材料等領域為重點,大力發展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、電力自動化控制設備、大容量直驅式風力發電設備、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備等能源裝備產業,延長能源裝備產業鏈,提高產業規模和競爭力,著力打造桂林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生產基地、北海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基地、柳州和南寧高低壓智能控制設備生產基地、中馬欽州智能高壓輸變電設備生產基地、國家區域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基地,推動形成具有廣西特色的能源技術裝備產業體系。
擴大能源投資合作
充分利用中國—東盟博覽會等平臺,支持我區企業開展國際工程承包和技術合作,積極參與越南、老撾、馬來西亞、緬甸、柬埔寨等東盟國家的電力項目開發、設計和建設,擴大風電、太陽能等領域的裝備、技術和服務出口。
“十三五”時期廣西能源建設投資項目表
(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)
上一篇:光伏發電系統要怎樣檢查維護